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国网湖北黄龙滩电厂“小蜜蜂”志愿者们以“小小微躯能负重,嚣嚣薄翅会乘风”的责任和担当,从协助做好宣传、劝导、关爱、保障等方面,在社区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,以实际行动诠释“奉献友爱互助进步”的志愿服务精神。
忙碌的“跑腿”小二
红马甲、蓝口罩,再加上胸前熠熠生辉的党徽,让奔走在送药、送菜、办理燃气卡续费路上的“小蜜蜂”们的身影,格外靓丽动人。
“终于能吃上面糊了,太谢谢你了。”当梁雪玲把20斤一袋的面粉送到一位老人家中的时候,老人连连感谢。这位老人前天到小区门口说家里面粉早就吃完了,子女又不在身边,而他身体弱就想吃面糊,想出去买。“小蜜蜂”梁雪玲让老人放心,说可以帮忙在网上购买。今天到货了,她又亲自送到老人家里。
小区老年居民普遍不会网上购物,且子女又不在身边,生活物资需要配送到家。社区有爱心蔬菜的时候,“小蜜蜂”们就送上门,居民打电话到药店购买的药送到小区大门口的时候,“小蜜蜂”们接过药继续奔走,一家一家送到居民手中。更多的是她们主动用自己的手机在网络平台给老人们购买生活用品。有时在平台购买回来的物资老年人觉得价格高或不合适,她们也理解,就自己拿回家了。
900多户的小区,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几张需要办理续费的燃气卡,“小蜜蜂”不辞劳苦,上午跑完下午跑。她们说,累点不要紧,不能耽误了居民做午饭、晚饭。
市区办公楼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。郭龙娥几乎每天都要到办公楼,她说“每天楼上楼下跑一趟,我心里才有底。”办公楼所有楼层的公共区域、卫生间、盥洗室等消毒工作,电梯内壁、大厅玻璃门及门把手的消杀工作等等,她都要亲力亲为,
每天不停“飞来飞去”的小蜜蜂,微信步数天天“霸屏”。
温馨的“热线电话”
疫情防控至今,生活小区客服部前台的那部电话都成了热线电话。志愿者李吉荣的声音,时时在居的耳边响起。“您好,请问您目前家中有几口人,有没有1月9号以后从武汉回十堰的人员?如果有请及时到社区报备,并自觉在家中隔离,每天上午、下午各测量一遍体温,超过37.3℃立即上报社区。”“您好,昨天给您的温度计测温正常吗?家里成员有没有发热的情况?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候,请不要外出,必要外出也要做好个人防护!有什么需要随时给我们打电话。”“您好,不能外出。您如果购买菜的话,我们可以帮您在网上下单购买。”这些话,李吉荣每天不知道要重复多少遍。
“今天需要什么菜?身体还好吧?”“小蜜蜂”志愿者郭龙娥在电话询问独居老人。小区有几个独居的老人,疫情防控期间,为了不让他们感到孤独,“小蜜蜂”们把这些老人的电话记在心里,时常电话询问,一有需要马上行动。
“热心电话”传递温暖、传递爱心。
熟悉的“陌生”人
面对一个个穿着防护服,带着护目镜的人站在你家门口跟你打招呼,声音很熟悉,一听就知道是谁,但这全副武装的架势,又让人不敢相认。这可真是“熟人相见不相识,笑问来者是何人?”
为掌握小区居民身体状况,“小蜜蜂”梁雪玲连续两天开展拉网式排查,入户对每家每户成员进行体温测量。每一次入户测温下来,她都被防护服捂的满身是汗,爬楼累的腿脚发软。
每天忙碌在办公楼的郭龙娥、职工小区的张肖燕难得一个休息日也不闲着,又主动参与到入户测温工作。
志愿精神传社区,关爱帮扶暖人心。在疫情的阴霾下,这群美丽的“红色小蜜蜂”“飞”到哪里,便把真善美带到哪里,那红马甲上熠熠生辉的党徽,便照亮到哪里。(张肖燕)